第三十九章 尾小记
推荐阅读:韩娱之巅、替嫁娇妻花样哄、红尘暮酒、婚后回应、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、当灾、两面派、与我摘星辰、乔然左辰夜、镇国神婿、大唐第二帝国、人在超神,从暴走华烨开始、无敌佳婿陈华、我很有钱呀、向晚晚白景川、美梦情人、魇徒、重生之三国王者、耶是豪门大小姐、大圣归来,我孙悟空誓必屠尽神佛!、
个人在收集相关资料时,第一个冒出的问题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:那就是有没有马镫对骑手骑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?就个人理解的内容来看,除了帮助上马方便,增加在马上的稳定性以外,更可有利于开展更多使用双手的动作,大大提升了骑兵人马结合的作战能力,应该是比较肯定的。
比如有个“镫里藏身”
的专业动作,在完全没有骑马经验的本人来看,应该就是需要马镫存在才能完成。
最早的马镫形式个人看到说有布质的,但没有准确描述,故不敢随意论断。
而成熟马镫的出现时间,在看到的文字当中,公元三世纪后,应当是现阶段比较能够认同的。
那时正是汉末至魏晋时期,如果由长期生活于马背上,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发明,从而带入中原地区,也可能比较符合现实。
虽说现存最早的马镫实物——北燕鎏金铜包片木芯马镫出土于我国境内,但是否真的由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发明,以及传播途径走向,这点个人才疏学浅,就由读者们自行探究了。
唐代马具的话,基本已经完备,可以保证当时骑兵高规格的作战要求。
除了实用外,像是各种装饰性的用具,或者对马具进行的精美的加工,亦不少见,应可以满足多数涉及当时背景的概念设计的创想。
至于其他的马具种类,就后面涉及到的时候再细说了。
——以上说明全为个人所查用于创作的资料整理,并非科普,请大家正确理解,若有问题或建议,欢迎提出。